中小企業融資的具體策略有: 1.資金數量上追求合理性。對以股份公司為代表的大企業來講,融資的目的在于實現最佳資本結構,即追求資金成本最低和企業價值最大;而對中小企業來講,融資的目的是直接確保生產經營所需的資金。資金不足會影響生產發展,而資金過剩也會導致資金使用效果降低,形成浪費。由于中小企業融資不易,所以經營者在遇到比較寬松的籌資環境時,往往容易犯“韓信點兵,多多益善”的錯誤。但如果籌來的資金用得不合理或者并非真正需要,那么好事就變成了壞事,企業反倒可能背。亡沉重的債務負擔,進一步影響融資能力和獲利能力。 2.資金使用上追求效益性。中小企業在融資渠道和方式上不像大企業那樣存在較大的選擇余地,但這并不是說中小企業只能“饑不擇食”,相反,由于中小企業的抗風險能力弱以及籌資困難,更應該對每筆資金善加權衡,綜合考慮經營需要與資金成本、融資風險及投資收益等諸多方面的因素,必須把資金的來源和投向結合起來,分析資金成本率與投資收益串的關系,避免決策失誤。 3.資金結構上追求配比性。中小企業的資金運用決定資金籌集的類型和數量。我們知道,企業總資產由流動資產和非流動資產兩部分構成。流動資產又分為兩種不同性態:一是其數量隨生產經營的變動而波動的流動資產,即所謂的暫時性流動資產;二是類似于固定資產那樣長期保持穩定水平的流動資產,即所謂的永久性流動資產。按結構上的配比原則,中小企業用于固定資產和永久性流動資產上的資金,以中長期融資方式籌措為宜;由于季節性、周期性和隨機因素造成企業經營活動變化所需的資金,則主要以短期融資方式籌措為宜。強調融資和投資在資金結構上的配比關系對中小企業尤為重要。有關調查顯示,中小企業的財務失敗案例中很多并不是直接由于資金不能籌措而致,而是由于經營者不了解各種資金的特性而將短期資金不恰當地用在了長期投資項目上。 4.資金運作上,在追求增量籌資的同時更加注重存量籌資。增量籌資指從數量上增加資金總占用量,以滿足生產經營需要;存量籌資是指在不增加資金總占用量的前提下,通過調整資金占用結構、加速資金周轉,盡量避免不合理的資金使用,提高單位資金的使用效果,以滿足企業不斷擴大的生產經營需要。增量籌資與存量籌資的緊密結合,也反映出中小企業的籌資活動與投資活動的內在必然聯系,因為存量籌資實際上就是一種資金運用,它屬于投資活動的范疇。比如,企業若能將閑置沒備適時采用出租、出售轉讓等形式進行“存量籌資”,則不但可以避免損失和資金的積壓,而且有助于提高長期資金的流動性,減輕過于沉重的融資壓力。 5.籌資渠道上,追求以信譽取勝。主動與金融機構保持良好關系,使之了解企業,看到企業遠大的前景,愿意支持企業的發展,這對每一個成功的中小企業經營者來說都是必修的一課。具體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對金融機構的選擇,應選擇對中小企業立業與成長前途感興趣并愿意對其投資的金融機構;能給予企業經營指導的金融機構;分支機構多、交易方便的金融機構;資金充足,而且資金費用低的金融機構;員工素質好、職業道德良好的金融機構等。另一方面是中小企業要主動向合作的金融機構溝通企業的經營方針、發展計劃、財務狀況,說明遇到的困難,以實績和信譽贏得金融機構的信任和支持,而不應以各種違法或不正當的手段套取資金。 另一個相關問題值得提出。目前仍有相當多的中小企業經營者為了偷逃國家稅款不建立真實帳簿,以致于自己不能掌握企業實際經營狀況,決策憑想當然,而且由于缺乏真實可靠和全面完整的會計資料而不能取信于銀行,在必要時難以獲得金融支持,實在是得不償失。
|